保利发展刚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数据有点难看。
营业收入1169亿元,比去年同期少了16.08%,净利润更是直接腰斩,23.11亿元的数字比去年缩水63.47%。
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两位数下滑,地产行业的冬天看来还没过去。
毛利率掉到14.64%,比去年同期少了8.64个百分点。
这个数字放在五年前简直不敢想,那时候随便一个项目都能做到25%以上。
现在各家房企都在打价格战,新开盘项目普遍降价10%左右,再加上建材、人工这些成本蹭蹭往上涨,利润空间被两头挤压得所剩无几。
公司内部倒是想了不少办法控制成本。
据说通过集中采购,每平方米建筑成本降了30到40块钱。
但这点降幅在整体成本上涨面前杯水车薪,就像往大火里泼了杯水,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
现在工地上钢筋水泥价格比年初又涨了8%,建筑工人日工资普遍超过400元,这些硬成本省不下来。
销售回款速度也明显变慢了。
以前开盘当天就能卖掉七八成,现在能卖一半就算不错。
很多购房者都在观望,等着看会不会再降价。
二手房市场更惨,挂牌量比去年多了三成,成交周期从原来的一个月拉长到三个月。
这种行情下,开发商想快速回款只能继续降价,这就陷入恶性循环。
资产负债率73.53%这个数字看着吓人,不过扣除预售款后降到63.3%,还算在可控范围内。
公司总资产超过1.3万亿元,净资产也有1982亿元,家底还算厚实。
但要注意的是,现在融资成本比去年高了1.5个百分点,光是利息支出每年就要多掏十几亿。
行业龙头万科的日子也不好过,上半年销售额同比下降18%。
整个房地产行业都在过苦日子,前几年激进扩张的企业现在都在收缩战线。
保利还算稳健的,有些中小房企已经撑不住开始甩卖项目。
现在银行对开发商贷款卡得很紧,三道红线虽然没以前查得那么严,但金融机构自己心里有本账。
土地市场明显降温。
上半年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同比下降25%,流拍率创下近五年新高。
保利今年拿地金额比去年同期减少40%,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
现在开发商都学精了,宁可少拿地也不乱花钱,先把手里库存消化掉再说。
政策面上最近有些松动迹象。
多个二线城市放开限购,房贷利率也降到了历史低位。
但老百姓买房热情一时半会还起不来,毕竟经济大环境摆在那里。
现在年轻人更愿意租房,结婚率生育率持续走低,这些都会影响长期住房需求。
保利现在把宝押在了城市更新和保障房建设上。
这两个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大,回款相对有保障。
在北京上海的几个旧改项目进展顺利,预计明年能贡献近百亿销售额。
公司还在尝试做长租公寓,虽然现在不赚钱,但算是为未来布局。
行业里都在传可能要放开开发商上市融资,这或许是个转机。
但即便真放开了,市场愿不愿意买单还两说。
现在投资者对地产股避之不及,港股内房股市盈率普遍只有3到5倍,比A股银行股还低。
房地产这个行业经历过好几次起落,但这次调整可能比以往都要长。
以前靠高杠杆、快周转的模式走不通了,现在拼的是真本事。
谁能把成本控制得更好,谁能把产品做得更对路,谁就能活到最后。
保利手里还有不少优质资产,关键看怎么盘活。
这次行业洗牌过后,活下来的企业不会超过现在的一半。
那些只会玩资本游戏的开发商注定要被淘汰,真正做产品的企业才有未来。
现在就看哪家能熬过这个冬天,等来下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