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杯奶茶只卖0元,一份快餐不到5块……这场看似消费者薅羊毛的狂欢盛宴,背后却是商家流血、骑手搏命、行业畸形发展的残酷现实。
9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例行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布已约谈主要外卖平台。相关平台集体承诺,将严守法律法规,抵制恶性补贴,推动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这场被称为“史上最猛”的外卖大战,源自淘宝闪购今年7月联合饿了么与美团的激烈角逐。“0元购”等超低价促销频繁出现,一时间,外卖市场仿佛成了免费食堂。
商家困境:订单越多,亏损越大
表面繁荣的背后,是商家们说不出的辛酸。北京一位咖啡店老板算了一笔账:“一杯拿铁补贴15元,平台扣点22%,再减去骑手配送费,每卖一单倒贴4块。”
过去七天,他的店做了6000单生意,账面亏损却高达2.4万元。“不参加活动没流量,参加活动就是给平台打工”。这成了无数餐饮商户的两难抉择。
更可怕的是,消费者逐渐习惯了低价。一位加盟商担忧地说:“价格补贴几个月后,顾客已经习惯于两三元的促销价。等补贴退去,还会掏十几二十元买一杯吗?”
骑手危机:送单速度与生命安全赛跑
恶性补贴不仅压榨商家,更将骑手置于危险境地。为抢限时高补贴订单,部分城市出现“3公里逆行”“闯红灯”现象。
数据显示,外卖行业交通事故率因此环比上升了18%。每一个百分点的背后,都是一个可能破碎的家庭。
平台算法不断优化,却很少考虑骑手的安全保障。送单速度与生命安全成了一场残酷的赛跑,而骑手们几乎没有选择的权利。
消费者隐忧:便宜背后藏风险
看似捡便宜的消费者,真的赢了吗?短期来看,确实享受了低价实惠。但长期而言,恶性补贴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和服务质量下降,最终损害的还是消费者权益。
过度补贴难以为继,平台持续大规模补贴难以构建可持续盈利模式。一旦平台支撑不住,要么补贴停止,价格反弹,要么平台倒闭,服务中断。
更重要的是,超低价促销可能带来食品安全风险增加等隐患。商家在亏本经营的情况下,能否保证食材质量和制作卫生?
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出手,要求平台“合理控制补贴,避免冲击正常价格体系”。但这场零和博弈中,真的没有赢家吗?
当9块9的奶茶成为过去式,我们或许会怀念“便宜到不真实”的日子。但一个不再靠“烧钱”续命的外卖行业,才可能让每一餐都吃得安心、送得体面、做得长久。
你是否也经历过“点外卖比做饭便宜”的疯狂补贴?你觉得各方该如何平衡利益?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