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给乌克兰送武器就是“雪中送炭”?,咋不说这可能是“火上浇油”呢!乌克兰危机这场大戏,表面上是援助救急,背后却是大国博弈的“拉锯战”。最近美俄首脑在阿拉斯加碰头后,各国在援助问题上你来我往,搞得跟下棋似的,普通人看得是眼花缭乱。我咋觉得,这援助是救命稻草还是引火烧身的导火索,还真不好说哩!
11月28日,联合国大佬古特雷斯在纽约喊话,说啥也得先顾着人道主义援助,别老想着送武器。他还提议搞个“乌克兰危机调解小组”,拉中立国家当中间人,促俄乌坐下来聊聊,争取停火,开条救援通道。我咋觉得这想法挺靠谱,毕竟打来打去,受苦的还是老百姓,援助得先救命不是?
可这边联合国刚唱“和平调”,那边俄罗斯就摆出“硬核脸”。11月27日,俄外交部放话,西方再送武器,后果自负,啥“不可预测的严重后果”都整出来了。更吓人的是,俄国防部直接在乌克兰边境加兵,还摆上了啥高超音速导弹,摆明是“谁敢来就干谁”的架势。我一听这,心都提嗓子眼了,这不是明摆着要硬刚吗?
再看看欧盟那边,简直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11月26日,欧盟在布鲁塞尔开会,本想统一对乌克兰的援助步调,结果吵翻天了。匈牙利和斯洛伐克说别老送武器,得促和谈;波兰和立陶宛却喊着得加大力度,抗俄要紧。这分歧闹得,欧盟咋整?据报道,匈牙利总理还公开吐槽,军援没用。我咋觉得,欧洲这内部都掐架,咋帮乌克兰?
说起大玩家,美国最近也“变脸”了。据《华尔街日报》爆料,从今年春末开始,美国国防部卡着不让乌克兰用美制远程导弹打俄罗斯本土,之前拜登可是松过口子的。现在特朗普政府上台,专家孙壮志分析说,美国是不想被乌克兰“绑架”,怕冲突升级,北约被拖下水,自己成本太高。我看啊,美国这是“精打细算”,不想当冤大头。
英国这边可没闲着,11月25日宣布给乌克兰砸下5亿英镑的援助,还带了最新研发的远程无人机。据英国媒体说,这批无人机明年初就到,英国专家还得亲自教乌克兰士兵咋用。这手笔不小,摆明是要帮乌克兰提升“高科技战力”。我寻思,这技术援助是好,可会不会让俄罗斯更炸毛?局势咋越来越复杂哩!
再说挪威和加拿大,这俩国家也是“出手阔绰”。11月24日,挪威政府说要给乌克兰7亿美元,专门搞防空系统,还跟德国一起送两套“爱国者”装备。同一天,加拿大总理卡尼访问乌克兰,拍胸脯说9月会送超10亿美元的武器。这阵势,简直是西方集体“组团刷副本”。我瞅着,这援助力度是真大,可咋感觉和平越来越远?
乌克兰自己也没闲着,总统泽连斯基11月24日跟卡尼开记者会时,语气硬得跟铁板似的,说已经用国产远程武器打俄罗斯目标,还不跟美国商量了,啥“早就没这事儿了”。这态度,摆明是不想被牵着鼻子走。可我咋觉得,这么刚下去,冲突不更得升级?中国专家孙壮志也说,军援越多,谈判越难。我寻思,这话有道理,打架哪有聊天的份儿?
再聊点硬核数据,增加点“干货”。根据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报告,2024年以来,西方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总额已超500亿美元,其中美国占了近一半。但有研究指出,援助装备中有近30%因战损或维护问题无法使用。这不白瞎了吗?而且,援助越多,乌克兰平民伤亡和流离失所的数据也在涨,联合国难民署说已有800多万人流离失所。我心疼啊,这仗打得,啥时候是个头?
坦白讲,看这些援助新闻,我是五味杂陈。援助看着是帮忙,可咋总觉得像在“添柴加火”?挪威、加拿大的装备,英国的无人机,美国的政策调整,哪样不是在推着局势往更紧张的方向走?可不援助,乌克兰咋办?老百姓咋活?我不是啥专家,可也知道,和平不是靠武器堆出来的,是得靠人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这场援助“拉锯战”,说白了是大国在较劲。俄罗斯边境摆导弹,西方国家组团送装备,欧盟内部还唱“对台戏”,联合国想调解却像“和稀泥”。我咋觉得,这棋盘上,乌克兰更像个棋子?普通人只想过太平日子,可这仗打得,咋看都像没个尽头。援助是好心,可咋就不能多点人道救援,少点武器呢?
援助是救命稻草,还是引火烧身的导火索,你咋看?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