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产品展示 >

徐蚌兵败之坎(120):打通津浦路作战是收复锦州的翻版

点击次数:188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09-18 19:32:13
辽沈战役中,锦州失守,蒋介石一意孤行,命令侯镜如的东进兵团和廖耀湘的西进兵团,实施东西对进,收复锦州。东北将领,从卫立煌到杜聿明、廖耀湘等,都认为此决策就是个浑蛋决策,是要断送廖耀湘兵团于死地的决策,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然而,还没有过去40

辽沈战役中,锦州失守,蒋介石一意孤行,命令侯镜如的东进兵团和廖耀湘的西进兵团,实施东西对进,收复锦州。东北将领,从卫立煌到杜聿明、廖耀湘等,都认为此决策就是个浑蛋决策,是要断送廖耀湘兵团于死地的决策,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然而,还没有过去40天,蒋介石在淮海战役中故伎重演,在第7兵团黄百韬部队被解放军歼灭后,很快便制定出了南北对进,收复宿县,打通津浦路徐蚌段的作战计划。这个作战计划,俨然就是辽沈战役中东西对进、收复锦州作战决策的翻版,可众将领为什么就欣欣然接受了呢?

我们先来看看南京国防部制定的作战计划:国民党军以打通津浦路徐蚌段为目的,徐州方面以主力向符离集进攻,第6兵团及第12兵团向宿县进攻,南北夹击一举击破共军,以打通徐蚌间交通。

在研究这一决策时,蒋介石马上表示,愿意采纳这一案,并对杜聿明说:“你回去马上部署攻击。”

杜聿明则说:“这一决策我同意,但是兵力不足,必须再增加五个军,否则万一打不通,黄兵团又有陷入重围的可能。”杜聿明于是伸手,向蒋介石要部队,建议调青江浦附近之第4军、南京附近之第88军及第52军等部队迅速向蚌埠集中,参加战斗,另外再设法抽调两个军。

蒋介石最后对杜聿明说:“五个军不行,两三个军我想法子调,你先回去部署攻击。”

徐州方面的主将杜聿明后来回忆说:我当时认为蒋介石这一决策尚有一线“希望”。那么,杜聿明看到了什么“希望”呢?难道这和收复锦州作战,有什么不同吗?杜聿明所说的“希望”,大抵有以下几种吧。

第一、解放军方面,已经押上了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的全部,增兵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而自己的一方,还可以增加“五个军”,战争的天平随时会偏向国民党军一方的。

第二、华东野战军大战之后,伤亡惨重,国民党一方虽说损失掉了一个第7兵团,但黄维第12兵团、李延年第6兵团却没有参战,徐州的三个兵团略有损失,总体上损失比华东野战军要小一些。

第三、打通津浦路徐蚌段,等于为徐州集团打开了一道生命通道,如果成功,徐州集团就可以全身而退到淮河两岸去。打通津浦路作战,是有决战的性质,同时也带有明显的逃跑性质,因此三个兵团的司令官邱清泉、李弥、孙元良都是支持的。

第四、杜聿明狂妄地认为,打通津浦路徐蚌段作战,是有取胜之可能的,至少可能歼灭解放军一部,最低,他们也会在黄维第12兵团和李延年第6兵团的接应、掩护下,安全撤退到蚌埠附近的。

或许,这一次杜聿明又失算了。不要说五个军,就是蒋介石答应的三个军,同样泡了汤,黄维也没有那么厉害,半道里便被中原野战军以“瘦狗拉硬屎”的气概,给阻拦了下来,一支弱旅包围了一支强悍之师,扭住了杜聿明的一条胳膊,而李延年第6兵团那边,打得又实在差强人意了些。徐州这边,虽说邱清泉、孙元良都用上了吃奶的劲、杀人的心,可总不能突破华东野战军坚守的阻击阵地,使得杜聿明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是不是错了。 #俗人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