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产品展示 >

券商分类大洗牌!证监会新规落地,中小机构能否逆袭?

点击次数:103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08-26 08:26:31
8月22日,证监会一纸新规让整个证券行业炸开了锅。《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正式施行,取代了沿用多年的《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 这次修改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直接动了行业的“评级命脉”。 新规直接把营业收入排名加分给砍了,这意味着过去靠规模吃

8月22日,证监会一纸新规让整个证券行业炸开了锅。《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正式施行,取代了沿用多年的《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

这次修改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直接动了行业的“评级命脉”。

新规直接把营业收入排名加分给砍了,这意味着过去靠规模吃饭的券商,现在得换个玩法了。

中小券商却迎来利好,经纪、投行、资管等业务的加分范围从Top 20扩大到Top 30,0.25分到2分的梯度让更多机构有了“跳一跳”的机会。

但问题来了:中小券商真能靠细分领域逆袭吗?还是说,这只是给了他们一个“看起来很美”的幻觉?

新规还新增了权益类投资、代销权益类基金等专项指标,直接挂钩加分。

这摆明了是在逼券商把更多资金往股市里砸,可市场现在这行情,谁敢轻易加仓?

证监会这次玩起了“打大打恶”,重大违法违规的公司可能直接被下调评级。

以往券商还能靠罚款、整改蒙混过关,现在监管直接放话:别以为罚点钱就完事了,评级该降照样降!

有券商合规部的人私下吐槽:“以后踩雷一次,可能几年都翻不了身。”

但新规也留了条活路,如果券商主动整改、先行赔付,扣分还能少点。

这算不算“坦白从宽”?还是说,监管在变相鼓励券商“花钱买平安”?

行业里已经开始盘算,哪些业务能蹭上新规的加分红利。

比如资管业务,新规明确投资权益类资产能加分,可问题是,现在投资者对权益类产品的信心还剩多少?

再比如基金投顾,虽然被列为加分项,但行业乱象还没肃清,谁敢轻易押注?

头部券商的日子也不好过,营收排名加分取消后,光靠规模已经不够看了。

有分析师直言:“以后拼的不是谁盘子大,而是谁更会赚钱。”

ROE(净资产收益率)加分力度提升,摆明了是让券商别再盲目扩张,得学会精打细算。

可问题是,行业竞争这么激烈,不扩张怎么抢市场份额?

新规还留了个“模糊地带”,功能发挥情况的专项评价,由证券业协会负责。

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听起来很高大上,可具体怎么算分,谁心里都没底。

有券商高管苦笑:“别到最后,又变成拼谁的报告写得漂亮。”

新规调整了扣分标准。

这意味着,过去一些“擦边球”操作,现在可能直接变“雷区”。

行业里已经开始流传一句话:“以后不是比谁赚得多,是比谁活得久。”

新规落地第一天,券商股的走势就分化明显。

中小券商普遍小幅上涨,市场似乎看好它们的“逆袭剧本”。

可头部券商股价却没什么动静,甚至有些还微跌,投资者显然在观望。

有私募基金经理调侃:“这下好玩了,以后买券商股得先研究评级规则。”

但最紧张的还是那些曾经踩过雷的券商。

新规明确,重大风险处置后风控达标可以加分,可谁知道监管的“达标”标准有多高?

有业内人士透露:“有些公司可能连加分的门槛都摸不到。”

行业里已经开始流传一份“新规生存指南”,核心就一条:别违规,别踩雷,否则评级一降,业务全凉。

可问题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完全合规又谈何容易?

新规的过渡期只有不到一年,券商们得抓紧调整策略了。

有分析师预测,未来几个月,行业可能会掀起一波业务架构调整的小高潮。

但具体怎么调,各家还在摸着石头过河。

唯一确定的是,这场分类评价的大洗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