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2306回应高铁不要食用方便面提醒#这一话题备受关注,一张小小的车厢提示牌,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千层浪花。
12306官网明确写着:“为确保空气清新,请不要食用榴莲、方便面等浓重气味的食品。”全国铁路客户服务热线的工作人员则解释说:普通方便面可以携带上车,铁路部门仅是“建议”减少食用,而非强制禁止。
我们都知道高铁车厢的气密性高达90%以上,而车厢内的换气系统对气味分子的清除率不足30%。有实验数据表明,一桶常见的“老坛酸菜泡面”的气味,至少需要40分钟才能基本消散,像榴莲这类气味更浓烈的食物,它的残留时间就会更长。特别是在暑运等高峰时段,车厢满员,各种气味叠加,不仅可能让部分乘客感到不适,甚至可能引发口角争执。
2024年春运期间就曾发生过一起这样的案例:某列车因急刹车,导致正在食用泡面的乘客汤汁泼溅,烫伤了邻座的乘客。此类事件无疑给铁路部门敲响了警钟,促使他们加强相关的风险提示和预防。
网友们对此众说纷纭,难分高下。支持“泡面自由”的一方认为,“5元泡面”是许多打工人在路上的经济之选。高铁上的一份盒饭价格在45—60元,对于月薪5000的打工族来说,已占日薪的三分之一了,盒饭钱拿来买2斤排骨和土豆烧一锅,一家人都能美美地吃一顿了,所以自带一份方便面果腹,无疑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而反对的声音则认为,“车厢是公共场所,不是私人厨房,应该为其他人考虑一下”。一位宝妈王女士就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孩子对气味特别敏感,邻座乘客吃泡面时,我们全家不得不戴上口罩坚持了两小时。”这类因气味引发的困扰,在女性、老人、儿童等群体中似乎更为普遍。
高铁上的“泡面之争”,本质上是公共文明诉求与民生基本需求的一次碰撞。当12306的提示牌遇上打工人的“泡面刚需”,我们或许不必急于站队,非黑即白。这场舌尖上的文明博弈,真正需要的,是寻求一种更合理、更人性化的平衡点。
那么,对于高铁上的“泡面自由”,你持怎样的态度呢?欢迎分享你的看法。你在乘坐高铁时,是否也遇到过令人不适的“气味困扰”?当时你是如何处理的?在你看来,高铁上的餐食价格,多少才算是合理且令人满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