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是的,到处都是火焰。还有浓烟,那种烧轮胎特有的、又黑又腻的浓烟,呛得人眼睛都睁不开,把总统府整个儿熏成了一座被世界遗弃的孤岛。就在9月21号那天,马尼拉的阿拉亚桥彻底死了,路被堵死,一辆拖车被烧得只剩一副黑黢黢的骨架,像一头巨兽的尸骸。人群就在那儿,像沸腾的开水,他们手里攥着什么?棍棒、石头,还有自制的燃烧瓶,一个接一个地砸向警察,那吼声震天响,只有一个念头,一个声音:“让我们进去!”
这股火,几乎烧遍了整个菲律宾。二十多个城市,一夜之间全乱了套。但最让人想不通,甚至觉得有点魔幻的是,那个本该出来说句话、哪怕是骂句话的总统,小马科斯,他竟然消失了。就这么凭空蒸发了。整整四天,从骚乱的第一声枪响(如果当时有的话)或者第一块石头扔出去开始,他的人影没见着,社交媒体上一片死寂。一个国家的首脑,在国家最乱、最需要他的时候,就这么,没了。
风暴是怎么来的?它有个名字,叫“万亿比索游行”,听起来就让人头皮发麻。事情其实很简单,也正因为简单,才更让人愤怒。政府批了5450亿比索,那可是差不多680亿人民币啊,说是要拿来修全国的防洪工程。结果呢?钱花出去了,工程却像鬼故事一样,要么根本没动工,要么就是些豆腐渣,风一吹就倒,大雨一来,城市该淹还是淹,甚至淹得更惨。
老百姓的税钱,就这么打了水漂,或者说,换了个地方,流进了某些人的口袋里。要说这事本来也就够让人火大了,可偏偏有人还要往这堆干柴上浇一桶油。一对中标工程的夫妇,竟然跑到媒体上炫耀,炫耀他们新买的一辆英国豪车,四千二百万比索。记者也是多嘴,问了一句为什么这么奢侈。你猜他们怎么说?他们的理由简直是在指着全国人民的鼻子骂傻子:“因为厂家买车送雨伞。”
这个理由,就像一个巴掌,狠狠抽在每个菲律pano人的脸上。在布拉干省,在那些年复一年被洪水泡烂家园的地方,人们看着新闻里那辆闪闪发光的豪车,再看看自己泡在泥水里的床和家具,那种感觉是什么?血汗钱,活生生的血汗钱,变成了别人车库里的收藏品,而自己,还得继续在这洪水里挣命。于是,他们走上了街头。标语牌上的字歪歪扭扭,却吼出了最直接的愤怒:“把偷我们的钱还回来!”“把贪官关起来!”
说来也怪,就在抗议爆发的前一天,小马科斯还挺正常的。公开露面,视察马尼拉的一家医院,镜头里他看着和平时没什么两样。可第二天,一切都变了。所有的公开行程,全部取消。总统府就像被按下了静音键,这诡异的沉默,让整个菲律宾政坛都开始发毛。
那消失的四天里,政府就像一个没了头的苍蝇。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屁都不放一个。内阁那帮大臣们,被记者追着问,一个个都支支吾吾,说话跟打太极一样。只有那个新闻官,像个复读机,翻来覆去就一句空洞的话:“总统正在处理重要事务。”什么重要事务?比全国性的骚乱还重要?没人知道,也没人敢深究。
各种猜测,像病毒一样蔓延。有人说他病了,毕竟2022年得过新冠,隔离了七天,说不定是旧病复发,躲起来治病去了。可官方一个字都不提。更多人觉得,他就是怕了,躲起来了。面对这么一个烫手的山芋,一个牵扯到天知道多少高官的烂摊子,他选择了当缩头乌龟。这事儿不好办啊,他自己的表弟,那个众议院议长马丁·罗穆亚尔德斯,不就因为涉嫌受贿辞职了吗?他小马科斯想把自己摘干净?太难了。
但如果你看得再深一点,你会闻到菲律宾政治里那股永远散不去的、腐烂的味道。内部斗争。这场骚乱的时间,9月21日,太巧了,巧得像有人在背后写好了剧本。这一天,是他爹,那个独裁者老马科斯,在1972年宣布全国戒严的日子。这个日子早就成了菲律宾的全国抗议日,本身就带着对独裁和腐败的警惕。
今年的这一天,惊天贪腐案,民众对马科斯家族贪污历史的痛苦记忆,一下子就被激活了。反对派能放过这个机会?他们拼命地暗示,看啊,历史又回来了,当年的独裁和今天的腐败,有什么区别?而在这场风暴的背后,你总能看到另一个家族的影子——杜特尔特家。
小马科斯和莎拉·杜特尔特,2022年还手拉手搞“团结联盟”上台,可转眼间,就成了恨不得对方死的仇人。今年2月,众议院甚至要弹劾莎拉,罪名是“违宪、腐败、图谋暗杀总统”。莎拉也不是吃素的,直接放话:“要是我被杀了,就去杀总统和众议长。”两大家族的矛盾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所以小马科斯的“失踪”,或许压根不是生病或者害怕,而是一种政治策略,他怕自己一露面,就成了点燃两派火并的那个火星。
政治家们在玩火,可烧死的,永远是普通人。这两年,菲律宾的物价涨得人快活不下去。大米、糖,这些最基本的东西,价格翻着倍地涨。更要命的是,7月份,三场台风接连过境,140万人受灾。人们等着政府救命,结果等来的却是,救灾的钱,很可能也进了那些“幽灵工程”的无底洞。
天灾,加上人祸。老百姓的怒火,终于压不住了。所以这场抗议,早就不是简单地喊着要惩治几个贪官了。人群里开始出现左翼团体的旗帜,他们的口号更激进,他们要掀翻桌子,要推翻这个烂透了的体制,建立一个“真正为老百姓办事的政府”。
面对这一切,小马科斯政府彻底瘫了。在他消失的那几天,内阁乱成一锅粥。财政部长在那儿解释预算为什么有漏洞,国防部长宣布全军“红色警戒”,12万大兵随时待命,而那个倒霉的农业部长,因为救灾不力,快被民众的口水淹死了。政府的信任度?已经掉进了泥潭里。民调显示,小马科斯的支持率从年初的42%直接跳水到25%,不支持他的人,超过了一半。
菲律宾现在就站在这么一个十字路口,一个非常危险的十字路口。小马科斯政府压力山大,如果解决不了腐败和经济,更大的乱子还在后头。另一边,杜特尔特家正磨刀霍霍,莎拉·杜特尔特盯着2025年的中期选举,准备随时扑上来咬一口。
有人分析,小马科斯最近在南海问题上态度那么强硬,可能就是想转移国内的视线,玩一手老掉牙的政治把戏。但这场“万亿比索游行”告诉他,老百姓不傻,这招可能不灵了。
这个国家的未来,真的不取决于那些政客的游戏,也不取决于他们怎么在国际舞台上作秀。它取决于,当权者有没有那么一点点勇气,去面对这个国家深入骨髓的腐烂。对于街上那千千万万的普通菲律宾人来说,他们的要求,简单得让人心碎:他们只想要一个下雨时不会被淹的家,和一个不会偷他们钱的政府。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