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2024年国内化债政策出台时,很多人疑惑:为什么政策不断,市场却迟迟不见起色? 这就要从两个周期的本质区别说起了。经济周期我们都比较熟悉,主要看GDP的周期性波动。 根据持续时间不同,分为短中长三种类型:短期的库存周期也叫基钦周期,一般3-4年;中期的设备投资周期是朱格拉周期,7-10年;还有更长的房地产周期即库兹涅茨周期,15-25年。
最长的当属科技驱动的康波周期,长达50-60年。 这些周期波动的根源在于投资的相对固定性与需求高波动之间的矛盾。 比如房地产是长周期耐用品,一旦建设满足需求,建筑工人就会失业。
经济周期通常分为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 现代政府擅长逆周期调节,所以短周期往往只出现前三个阶段,萧条被政策对冲掉了。 但长周期的萧条是无法对冲的,这是经济规律使然。
金融周期就不同了,它是“信贷+资产价格”共同起伏的循环过程。 这个周期更直接关系我们的钱包,毕竟大部分人投资都是为了抓住资产价格波动,通过高抛低吸实现财富增值。
金融周期的基础是信贷理论,也分四个阶段:扩张阶段信贷宽松,资产价格上涨;顶峰阶段社会负债达峰值,银行开始提高信贷标准;收缩阶段资产价格下跌,资产负债表恶化;底部阶段资产价格触底,政府出手对冲。
很多人认为“经济好股市就好”,把金融周期等同于经济周期。 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两者并不完全同步,短期甚至可能截然相反。 也有人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经济和股市完全没关系。
其实真相介于两者之间。 任何资产价格波动的底色都是经济增长,短期会有波动,但长周期必然回归资产定价的本质。 资产价格等于未来现金流的折现,短期可能高估某些资产的盈利能力,但最终利润兑现决定价格方向。
经济周期是根,金融周期是表象。 金融周期是完成经济周期的力量,往往加速经济周期的波动。 金融的本质就是杠杆! 举个例子:企业赚钱想扩大生产,但往期利润不够支付新产能投资,就需要借钱。
这就是金融扩张,金融以杠杆形式加速产能扩张。 当企业产能过剩,价格低迷,经营恶化,信贷收缩就成为制止产能扩张的刹车。 信贷收缩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资产价格暴跌,所有人都能看到,从而尽快采取行动改变现状。
所以金融周期的节奏某种程度上要提前于真正的经济周期。 当经济开始复苏时,资产价格可能已经脱离市场底部。 这种领先关系让金融周期成为经济周期的先行指标。
金融周期本质上是债务的周期性扩张。 经济乐观时,资金加杠杆扩张,投资不断增加导致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企业利润下滑。 经济预期扭转,资产价格暴跌,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恶化,就会主动收缩债务。
银行也会收紧信贷标准。 现代经济中,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悲观情绪会像病毒一样传染,很快出现多杀多的情况,形成通缩螺旋,经济直线走弱,市场恐慌出现。
这时政府就会出手采取措施,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央行的工具包括降息降准,甚至直接下场购买资产,释放流动性。 政策力度一开始比较弱,往往没有效果,直到放大招才会真正起作用。
2024年国内化债政策就是典型例子。 政策出台后,资产价格短期触底,但这是不是最终底部并不一定。 债务周期分短期和长期,长期债务周期可不是一点政策就能扭转的。
土耳其就是个反面教材。 他们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了大量资金进行大规模基建,但由于经济动能不足,投资收益率低,最终债务压力爆发。 这说明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体制优势、产业结构不同,国际竞争还是要讲究成本与效益。
金融周期的直接驱动力量是资金。 资金供给受货币政策影响,要看信贷松紧程度变化。 有没有降息降准? 有没有扩表动作? 但光有钱还不够,资金还可以进行多元配置。
固定收益资产比较好的时候,钱可能会空转,不进入实体经济。 真正推动资金购买资产的是需求。 资金需求受未来预期影响,而经济预期的改变通常是瞬时的。
某个事件或政策发生后,立即就能改变资金预期,从而改变资金配置方向。 这就是为什么资产价格波动会领先于经济周期。 预期反转是瞬间的,但真正落实到企业运营还需要时间。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个过程有六点需要注意。 第一,不要被基本面的繁荣所迷惑,债务危机往往就隐藏其中。 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例子,繁荣顶点时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候。
第二,不要被基本面的弱势而吓倒,底部往往诞生于绝望之中。 市场最悲观的时候,反而可能是最好的入场时机。 第三,金融周期领先于经济周期,金融更关注增速二阶导是不是大于0。
也就是说,不只是看增长与否,更要看增长的速度是在加快还是减慢。 第四,金融的底层逻辑是经济周期,不要以为看了一点历史,就刻舟求剑。 每个周期都有其特殊性,不能简单照搬历史经验。
第五,政府政策是金融周期的关键变量,是扭转市场预期的核心因素,但力度有大小,小招无用。 必须要有足够力度的政策才能真正改变市场预期。 第六,周期大小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小周期服从于大周期。
短周期的波动最终要服从长周期的趋势。 明白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把握投资节奏。 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关系就像人和影子,看似相似却又不同步。 人转身时,影子会先动;经济转向时,金融指标会先变。
但这种领先关系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影子会拉得很长,有时又会缩得很短。 两个周期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现代经济运行的复杂图景。 理解这种复杂性,才是把握投资机会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