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本来要开会讨论新一波对俄罗斯的制裁,结果欧盟那边临时把这事儿从议程上撤了。谁也没想到,说不干就不干了。
背后的原因呢,挺乱的。
按理说大家不是都反俄吗?可这次不一样。美国那边吹风,说要加大力度,特别是针对俄罗斯石油出口和银行系统。话刚放出来,欧盟内部就炸锅了。
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直接站出来说不行。
这两个国家,说实话,真不是为了给俄罗斯撑腰。他们是真怕啊。
我去年冬天去过一趟布达佩斯,朋友在那儿住。他说那年暖气差点停了,因为天然气供应紧张。他指着窗外的老房子说,这种楼冬天没暖气,老人小孩扛不住。这话让我记到现在。
他们的电厂、工厂、家里的暖气,好多都靠俄罗斯的油和气。你让他们突然断掉,等于让人家冬天拆锅炉,夏天停电厂。这不是政治站队的问题,是活不活得下去的问题。
欧盟说2027年全面摆脱俄能源,听着挺有决心。可对西欧国家来说,换供应商就像换个超市购物。对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来说,那是连锅带灶全得砸了重装。
所以他们反对,不是不懂大局。是他们的“局”,本来就小得多。
波兰那些东欧国家当然不一样。他们离俄罗斯近,历史上吃过亏,一听俄国动静就紧张。支持制裁那是刻进骨子里的。
德国法国呢,想得更多。既要稳住东边的安全,又不想把自己经济搞崩。他们嘴上不说,心里清楚得很:把俄罗斯逼到墙角,最后倒霉的可能是自己。
南欧几个国家更现实。意大利西班牙跟俄乌没多少直接恩怨,乌克兰可怜,但自家电价涨了更可怕。他们宁愿当个中间人,不站队。
所以这次制裁卡住,不是偶然。
是庭”早就有裂缝,现在被美国一推,彻底裂开了。
美国本想着施压欧盟一起狠踩俄罗斯,结果一脚踢到了自家人脚趾头。反倒是让欧盟内斗公开化了。
更有意思的是,欧盟委员会居然开始琢磨一件事:以后外交决策能不能别再搞“全体同意”了?
意思是,以后投票,少数服从多数就行。
这提议一出,小国全慌了。你们大国说了算,我们还剩
每个国家加入欧盟的时候,图的就是一个平等发言权。你现在说要改规则,等于动人家底线。
可要是不改,每次一到关键时刻,总有人拖后腿,事情又办不成。
两难。
但俄罗斯那边根本不慌。
普京公开讲,别拿中国印度开刀,谁敢用殖民心态对付他们,就是跟整个南方世界作对。这话听着硬,其实很聪明。
他知道西方想靠制裁切断他的财路。但他转头就把油卖给了中印。价格便宜点没关系,关键是能出手。
我在义乌认识一个做机械出口的老板,姓陈。他跟我说,这两年跟俄罗斯的订单翻倍了。虽然走中东路线麻烦些,但利润高,客户也急着要货。他说,“哪里有封锁,哪里就有生意。”
这话糙理不糙。
西方越封,俄罗斯越往亚洲靠。中印买得多,不仅拿到了便宜能源,也在悄悄积累话语权。
原来全球能源链条是欧美主导。现在不一样了。
新的圈子正在形成。
我认为,这不是简单的制裁失败,而是旧秩序松动的信号。
以前大家以为团结一致就能压垮俄罗斯。现在连自己人都拢不住。
而俄罗斯用中印这两个支点,撬动了整个局面。
这盘棋,下得比谁都明白。
制裁还在继续。
但效果,已经大打折扣了。
真正受伤的,可能不是俄罗斯。
而是那个一直想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