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圈里,有些人一夜之间就红了,有些则转眼就淡出了大家的视线。
曾经创下“最长长绸舞表演”纪录的一位艺术家,一曲《杨贵妃醉酒》红遍了整个大江南北,那位李玉刚,50天里巡演了20场,曾经风光无限,可如今却渐渐被圈内边缘化了。
到2025年5月,他终于站出来说出了心里话,坦言过去两年他的事业一直走下坡路,陷入了低谷。
曾经的李玉刚,可以说是国风艺术的代表人物,那舞台上的“新贵妃”总让人目不转睛,令人叹为观止。
而这个时候,他却被说成是敷衍了事,演出得不够用心,甚至被逐渐推到了娱乐圈的边缘位置。
李玉刚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庭条件不算宽裕,日子也没有那么光彩照人。
年轻时候的他,为了谋生拼尽全力,曾做过餐馆的服务员,也在歌舞厅里打过零工,甚至还在一些小型的歌厅唱过歌。
他也试过创业,曾在吉林开过服装店,也在深圳搞过家政公司,可这些事儿都没让他扎得住脚。
生活的磨难没把这个年轻人击垮,反倒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2005年,李玉刚带着中国《玫瑰钻石》表演艺术团奔赴欧洲进行巡演,凭借他将戏曲和流行音乐巧妙结合的精彩演出,成功登上了《欧洲时报》的封面头条。
那一瞬间,他就明白了,也许自己的前途,就藏在这条路上。
2006年,他在央视《星光大道》上一炮而红,拿到了当年的季军,从此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娱乐生涯。
他把传统戏曲和现代音乐巧妙融合,男声女声之间随意切换,效果让许多观众都惊叹不已。
2009年,他在悉尼歌剧院举行了个人演唱会《盛世霓裳》,不仅拿了“南十字星”文化金奖,还正式加盟中国歌剧舞剧院,晋升为国家一级演员。
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几乎就算是他的拿手作品了。
这首歌在京剧的基础上加入了时尚元素,唱腔婉转动听,舞台上的表演更是让人惊叹不已。
紧接着,《刚好遇见你》《万疆》《清明上河图》等曲纷纷推出,每一首都满满的国风特色,展现出他作为国风艺术家的独特标签。
他的《镜花水月》演歌会和《四美图》全球巡演,真是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到海外舞台,吸引了不少粉丝。
那会儿的李玉刚,真正算得上是“国风”的代表人物。
2024年10月,李玉刚被邀去旁观许嵩的演唱会,没想到反倒引发了舆论的热议。
不少观众在社交平台上抱怨他的表现“敷衍塞责”,觉得他“毫无用心”“像在走过场”。
这次事情很快就闹开了,把李玉刚送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过去那个在舞台上光彩照人的艺术家,现在竟被观众觉得态度不雅,这反差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李玉刚的国风演出虽说别具一格,可是在如今短视频和快节奏综艺占主导的环境下,这种风格似乎有点“曲高和寡”。
当代年轻人的喜欢点偏向新颖又刺激的内容,反观李玉刚的艺术表现,感觉跟当前主流市场渐行渐远了。
把李玉刚推入困境的,正是那些接连不断的争议和舆论风暴。
当年,李玉刚那会儿可是火得不行,正当事业蒸蒸日上之时,一句口号一下子点燃了各种矛盾的导火线。
在粉丝的夸奖灌得越来越厉害的时候,他也开始有点飘了。
粉丝在现场的应援灯牌上写着“古有梅兰芳,今有李玉刚”,对这样的称呼,大家都觉得挺够档次。
李玉刚一听,挺高兴的,结果让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觉得不太舒服。
这句话表面上挺给面子,可实际上,把京剧圈的人都惹得七零八落。
梅兰芳是谁?他可是京剧界的大师级人物,梅派艺术的创始者,代表了中国戏曲的顶峰。
李玉刚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戏曲科班训练,只是靠自学摸索出了自己的唱腔,算是个流行歌手,但有人却把他和梅兰芳放在一起比较。在梅葆玖看来,这简直是在亵渎父亲和梅派的艺术传统。
虽然他没有当面表达出来,但心里已经藏着点不满。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一次活动晚会上,同时邀请了李玉刚和梅葆玖参加,演出结束后,李玉刚在接受采访时脱口而出:
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艺术,向全国的观众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梅葆玖现场变得黑脸,草草离开了。第二天,他毫不留情地在媒体前批评,还联络了26位京剧界的艺术家,一起向文化和旅游部递交了建议书,呼吁加强对戏曲创新的规范,针锋相对地把矛头指向了李玉刚。
梅葆玖这次的气氛也不是没道理:京剧嘛,讲究的是“唱念做打”,得苦练十年才能站上舞台,而李玉刚的表演,更多是借用了京剧的外壳,唱的其实是流行歌曲。
在他看来,这不仅是在冒犯梅派,更像是在轻视整个京剧艺术的价值。
李玉刚似乎没想到事情会闹得这么厉害,他试着解释,说自己只是想表达对梅派的钦佩,绝没有意图冒犯。
他还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打算请业内的前辈王昆帮忙转交给梅葆玖,表达自己的歉意。
王昆只回了句“解铃还须系铃人”,意思让他自己去面对这个问题。
可惜的是,李玉刚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当面跟对方说声抱歉,误会也就越来越深,难以弥补。
梅葆玖曾狠狠地骂李玉刚是“跳梁小丑”,还扬言“到死都不原谅”。
2016年,梅葆玖因为病情离开了人世,享年82岁。
李玉刚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篇长长的文章《致梅派的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哀悼之情。文章里,他坦率地说自己当年年轻气盛,曾误解了传承的沉重意义,可惜这份迟到的道歉,最终还是没能带来和解的可能。
梅葆玖一辈子都在传承着梅派的艺术,从小就开始学戏,10岁就正式学习表演,13岁就登上了舞台。经历过文革时期的低潮,他依然坚持不懈地推广京剧艺术。
他象征了老一辈对国粹的敬重,而李玉刚,来自普通民间,凭借天赋和辛勤拼搏闯出了一片天地,他的创新让京剧元素渗透到流行文化之中,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关注。
如今,李玉刚的事业相比过去就没那么光彩照人了。
他开始转向短视频和直播,推出了《万疆》这些国风歌曲,可热度远不及《新贵妃醉酒》。曾经他坦白,近几年事业一直不顺,压力大得让他差点崩溃。
他一直在静悄悄地演出舞台剧,今年又开始搞起巡回演唱会了。
各种争议缠绕,加上一些外界的因素,李玉刚已经很难再重返当年的巅峰状态。
现如今只能踏踏实实地来,认真搞好自己的巡演,顺便偶尔出席一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