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攻击不仅给以色列的防空体系带来了很大的考验,还让以色列的情报部门赶紧“换个地图”,就连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也坦言:“我们面对的是多路威胁,得重新安排作战策略。”
胡塞武装作为伊朗的代理力量,这次袭击以色列本土,证明伊朗在更大范围内参与了巴以冲突。同时,眼下以色列慢慢陷入一场愈发复杂的地区战事,防御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
美媒《政客》说,以色列正逐渐变成全球安全局势的焦点,不再只是中东冲突的一部分。
特别值得留意的是,这距离法国市政厅被迫摘下巴勒斯坦国旗才过去了72小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短短的时间里,竟然传出两大洲的联军可能出兵的消息,整个中东局势一下子变得更加紧张和扑朔迷离。
升起又撤下的旗帜
事儿要追溯到9月22日这天,法国总统马克龙正式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这消息让巴勒斯坦人民看到了希望的火苗。紧接着,法国的86个市政厅都陆续挂出了巴勒斯坦的国旗,表达他们对巴勒斯坦的支持和声援。
不过,事情很快就来了个反转,短短不到24小时内,法国内政部以“公共服务要保持中立”为借口,要求市政厅不能挂巴勒斯坦的国旗,还启动了法律程序。
在法院的指令下,法国市政厅被迫将已经升起的巴勒斯坦国旗撤下,这一举动在法国内部引发了巨大反响,巴黎西郊楠泰尔市长亚当直言不讳,认为法国政府一方面承认一个国家,另一方面又禁止悬挂其国旗的做法是不对的。
巴黎东北部拉库尔讷夫市长普克斯也提到,之前市政厅曾悬挂乌克兰国旗,那会儿没人发表什么意见,可如今内政部却强调要保持中立,这不免让人觉得挺虚伪的。
法国左翼政党一个劲儿批评政府,觉得它们是在“说一套、做一套”; 而右翼阵营则直接抨击,说这其实是“站队支持恐怖主义”。
这次“国旗风波”把欧洲在巴以问题上的分裂心态展露无遗,一边,欧洲民众对加沙局势的愤怒越发高涨,很多抗议活动不断在伦敦、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展开;另一方面,欧洲国家又不敢得罪美国,也不想和以色列彻底闹翻。
西班牙和挪威已经宣布对以色列进行武器出口限制,意大利则派出军舰为人道援助船保驾护航,不过在欧盟内部,还是没办法达成统一的看法。
多国联军计划的积极响应
就在法国市政厅把巴勒斯坦国旗撤下来那天,联合国大会上也传来了个让人震惊的消息。
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出面表达立场,公开呼吁来自拉丁美洲、亚洲以及斯拉夫国家的军队,组建一支多国联合武装力量,目标是维护巴勒斯坦人民的安全,争取巴勒斯坦的解放,同时反对加沙地区的种族灭绝行为。
这其实就是在向两大洲的国家发出信号,呼吁公开派兵支援,以对抗以色列。这个提议并不是空洞的想法,玻利维亚总统立即表示支持,南非也私下透露“正在考虑中”。在拉美不少国家的外长会议上,人们都在热烈讨论,是否要展开实际行动。
这些年,以色列在加沙的作为已经惹得国际社会大为不满,义军的行动让那边的人道局势越发紧张,很多平民遭殃,基础设施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因为联合国安理会受到美国的掺和,根本不能通过能够约束以色列的决议,所以国际社会一直没怎么能对以色列采取实际行动。而佩特罗这次的呼吁,也说明一些国家已经对以色列的作为忍无可忍了。
哥伦比亚本身并不是中东问题的传统涉足者,不过佩特罗的建议显示出国际社会对巴以冲突不断升级的担忧,也体现出一种愈发普遍的想法,既然联合国安理会被美国一票否决搞死了,那么就考虑自己动手了。
哥伦比亚的军队一直在和毒贩拼杀,战斗力还算过得去;南非也有不少维和任务的经验;而玻利维亚在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要是这些国家真搞个“联合快速反应部队”,法律上可能难以避开联合国安理会的审查,不过从道义层面来说,倒算得上有点理儿。
尤其是在加沙的人道局势已被联合国定为“一级灾难”之时,即使只是象征性的军事安排,也可能对局势带来不小的变数。
以色列的孤立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很明显,以色列在国际舞台上的孤立感正在逐渐增强,国内的气氛也不太轻松。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甚至可能出现萎缩的迹象,内部不安的情绪不断升温,反战示威一波又一波地涌现出来。
而且,以色列的防空系统在跟伊朗的较量中,已经差不多坚持不住了。这种情势下,也门胡塞武装的再次空袭,无疑是雪上加霜。以色列曾试图拦截胡塞武装发射的导弹,可结果还是失败,导致领土遭到破坏。这一切让以色列的民众陷入了恐慌之中。
到9月26日,以色列那边还没有正式回应两大洲联军或即将出征的消息,不过从国内紧张的情势来看,大家都能感觉得到,他们对这事儿挺担心的。
法国那边还在发讨论,关于要不要把巴勒斯坦国旗重新挂起来,而联合国啥的国际机构,也还没来得及投票,回应哥伦比亚总统提议成立多国武装部队的事儿。
从这些事儿来看,以色列的做法已经惹得几乎世界都布满了,不过呢,受美国撑腰,很多国家在是否要出手惩罚以色列的问题上,还挺犹豫的。
其实,打仗一直都不是解决困难的好办法,只会让痛苦和灾难变得更严重。唯有和平商谈,才能真正让巴以之间实现安定与和睦,让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民众都能过上安宁的日子。
结语
哥伦比亚的联军建议或许会改变冲突的地理范围和政治局势,使整个局势变得国际化。而胡塞武装的袭击又让地区局势更加紧张,导致以色列面临更多安全压力。至于法国国旗事件,则折射出欧洲在巴以问题上存在的矛盾和分歧。
这三天内发生的一连串事情显示,巴以的纷争早已超出了中东范围,正飞快传到一些国家。大家都在担心,冲突如果继续升级,中东甚至全世界的和平安定都可能受到很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