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足球资讯介绍 >

9 月有色金属成为焦点,黄金跟铜价攀升,供需改善支撑行情

点击次数:131 足球资讯介绍 发布日期:2025-09-02 02:48:49
你注意到了吗?最近国际金融市场发生了件大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居然“服软”了! 他一改以往强硬抗通胀的姿态,反而特别强调劳动力市场降温带来的经济下行风险。 这番“鸽派”发言立刻让市场炸开了锅:美联储9月降息的概率大幅飙升,美

你注意到了吗?最近国际金融市场发生了件大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居然“服软”了! 他一改以往强硬抗通胀的姿态,反而特别强调劳动力市场降温带来的经济下行风险。 这番“鸽派”发言立刻让市场炸开了锅:美联储9月降息的概率大幅飙升,美元指数应声跳水,而一向对利率敏感的有色金属则集体狂欢。

这可不是小事。 鲍威尔明确提到,美国7月仅新增7.3万个就业岗位,前两个月的数据还被下修了。 经济下行风险确实让人担忧,货币政策的天平正在倾斜。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波政策预期转变,恰好撞上有色金属基本面悄然好转的节点。 行业正逐步走出传统淡季,库存眼看就要迎来拐点。 这意味着,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可能同时发力,为有色金属价格上涨提供双重支撑。

黄金绝对是这轮行情里最闪亮的明星。 2025年上半年,国际现货金价最高居然触及3500美元/盎司,收盘于3302美元/盎司,较上年末上涨约25.8%。 其间整整26次刷新历史高点,这种疯狂场面真是多年未见。

紫金矿业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高达232.92亿元,同比增长54.41%,他们直言不讳:金价大涨是重要贡献因素。 山东黄金也不逊色,净利润实现翻番,归母净利润达到28.08亿元。全球政经格局动荡,加上市场“去美元化”交易共同影响,金价想不涨都难。

央行们也在疯狂囤金。 截至7月末,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9个月增持黄金。 全球央行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对黄金的需求还在扩张,这成了金价最坚实的后盾。

铜作为工业金属的“风向标”,表现同样抢眼。 2025年上半年,国内现货铜均价达到7.76万元/吨,同比上涨4.2%。 沪铜主力合约价格一度逼近8万元/吨关口。

全球铜库存处于相对低位。 供应增长环比上半年正在放缓,意味着非美地区库存增长可控,供需矛盾并不突出。

Codelco甚至上调了El Teniente铜矿事故损失预估,从2-3万吨上调至3.3万吨。 全球最大铜生产国智利的国家铜业委员会,也下调了该国2025年铜产量增长预期至1.5%。

长期来看,绿色能源转型、电气化及人工智能都在大幅提振用铜需求。 但铜供应却面临投资不足和存量铜矿生产受干扰的挑战。铜矿资源的稀缺性正在凸显。

除了这些热门品种,其他金属也在悄悄行动。 国内电解铝最新库存为59.5万吨,环比仅增加0.5万吨,下半周库存已经开始下降。 库存最终止步于65万吨以下,处于近几年历史同期的低位。

铝价保持在20750元/吨的高位,自备电单吨含税利润高达5150元/吨,网电单吨含税利润也有3800元/吨。 由于国内电解铝产能已经接近天花板,而海外的新增供应需要时间,国内电解铝企业这几年都享受着高利润。

钴价也开始兑现上涨预期,进入去库节奏指引钴涨价机遇。 锂供给端“反内卷”持续深化,有望加速落后产能出清。 在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影响下,小金属景气度持续向上。

看着这些疯狂的数字,你可能会问:这些企业到底赚了多少钱? 来看几个例子。

洛阳钼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6.71亿元,再度创下历史新高。矿山端收入突破历史,达到394.02亿元,占整体营业收入的比重约42%。 更重要的是,矿业收入含“铜”量进一步提升,铜矿山端营业收入为257.18亿元,占比矿山端整体约65%。

华友钴业也是一体化布局的受益者,湿法镍产能增长贡献稳定增量盈利。 政策托底镍钴价格中枢抬升,钴进口环比持续下降,印尼镍钴产能布局规模领先让他们显著受益。

还有那些细分领域的龙头:赣锋锂业拥有垂直整合的业务模式,涵盖上游锂提取、中游锂化合物及金属锂加工以及下游锂电池生产及回收。 华友钴业、洛阳钼业是钴行业的领头羊。 紫金矿业、云南铜业、江西铜业则主导着铜行业。

当然,热市中也需保留一份冷静。 世界银行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今年1月份的2.7%下调至2.3%,近70%经济体的增速被下调。 世界银行表示,全球经济增长正因贸易壁垒和不确定的全球政策环境而放缓。

如果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对有色金属的消费冲击将是巨大的。 美国通胀若失控,美联储货币收紧超预期,强势美元也会压制权益资产价格。

国内新能源板块消费增速可能不及预期,地产板#热问计划#块消费持续低迷。 尽管地产销售端的政策已经不同程度放开,但居民购买意愿不足,地产企业的债务风险化解进展并不顺利。 若销售持续未有改善,后期地产竣工端会面临失速风险,对国内部分有色金属消费不利。

历史经验还显示,降息预期往往在政策发布前对资产价格形成支撑,一旦降息“靴子”落地,这种支撑效应便会消退,甚至可能出现“利多出尽”,上涨动力随之减弱的局面。

这就是当前有色金属市场的真实图景,机遇与风险并存,疯狂与理性交织。 在这个看似传统的领域里,正发生着令人惊叹的变化。